在冷轧薄板力学性能的检测方面,一些标准只规定了拉伸试验,另一些标准除拉伸试验 91就只规定了拉伸试验,技术要求冷轧钢板标准如表一所示:注:1)窄钢带交货应符合,或者硬度和弯曲试验,或者拉伸和弯曲试验,但硬度和拉伸试验不应同时进行。对于SP(平整冷轧)状态,与镀层精整(PL)或镜面光洁度(MF),或以“无拉伸痕”交货的钢材组合,硬度可以提高5个HV或抗拉强度可以提高2MPa。牌号CSCS3和CS4的硬度值仅适用于沸腾钢。如上所述冷轧薄板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来检测,也可以通过硬度试验来检测。由于硬度试验设备简单、易于掌握,试验效率高,并且金属硬度与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,所以硬度检测是确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更方便的方法。冷轧薄板的硬度检测可以用于冷轧板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,更适于生产冲压产品的厂家对原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的 的硬度试验是洛氏硬度HRB和维氏硬度HV。
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
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,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,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,粗轧料经切头、尾、再进入精轧机,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,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、成为直发卷。直发卷的头、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,厚度、 宽度精度较差,边部常存在浪形、折边、塔形等缺陷。其卷重较重、钢卷内径为760mm。将直发卷经切头、 切尾、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、平整等精整线后,再切板或重卷,即成为:热轧钢板、平整热轧钢卷、纵切带等产品。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。(1)合理选材。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(如空淬钢),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,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。
SAE系列的低碳低硅钢属美标钢种,主要用于拔丝、制钉和冷镦等行业,产品对表面质量、冷性能及尺寸精度均有较高要求。表面裂纹和表面结疤是这类钢的主要表面缺陷。分析原因有:铸坯存在皮下夹杂和气泡;铸坯浇铸过程中冷却效果较差;炉次拉速波动,造成结晶器卷渣。措施是:炼钢工艺,降低铸坯皮下夹杂和气泡1)调整钢中含氧量,降低钢水氧化性经分析造成铸坯夹杂和气泡,主要是因为钢中含氧量控制不稳定。
6、焊管存储时应注意焊管堆放层数。避免层数过多造成管端局部受力。从而使焊管产生径向塑性变形及防腐层受损。建议光管的堆放层数参考APIRP5L1-2009《管线焊管铁路运输作法》或APIRP5LW-2009《管线焊管船舶和海轮运输作法》。也可以试验确定或按焊管安全堆放高度执行。防腐管堆放层数按照GB/T23257-2009《埋地钢制管道聚乙防腐层》执行。7、焊管存储时避免与污染物油、铜等接触。
(2)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,厚薄不要太悬殊,形状要对称,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,预留余量,对于大型、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。
(3)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,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。
(4)合理选择加热温度,控制加热速度,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、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。
(5)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预冷、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。
(6)对精密复杂模具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。
(7)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、时效热、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。
(8)在修补模具砂眼、气孔、磨损等缺陷时,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。
另外,正确的热工艺操作(如堵孔、绑孔、机械固定、适宜的加热方法、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)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。
为揭示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界尺寸的影响,取样样品Ф8mm,长为12mm,其轴平行于好的钢棒的轴。样品在S in,然后水淬。样品550℃回火4h,以提高晶界的蚀刻性。在通常的研磨和抛光操作之后(240~1200目SiC砂纸,然后1m金刚石研磨膏),使用过饱和的和 溶液腐蚀。数码照片由光学的显微镜拍摄,平均奥氏体颗粒大小是按照美国材料试验学会的截线法E12标准测量。
衬塑可锻铸铁管件,外层为可锻铸铁,又称玛钢,牌号为KT3—6。其抗拉强度可达到3MPa,伸长率可达到6 衬塑复合钢管和衬塑玛钢管件之间采用螺纹联接。I型管件和管端接触是一个沟缝,沟缝内有硅橡胶密封圈(见图1)。Ⅱ型肩式管件和管体管端接触的是一个塑料台阶,塑料台阶上安放硅胶密封圈,为避免硅胶密封圈掉入管内,硅胶密封圈内有不锈钢挡圈(见图2)。1.3热稳定剂稳定剂也是PVC成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助剂。由于PVC的起始热温度只有约115~12℃,在约14~15℃时速度明显加快,而UPVC的成型温度为17~19℃。PVC热产生HCl会自动催化PVC的热。为了保证UPVC顺利成型,PVC体系中必须加入热稳定剂。PVC热稳定具有吸收和中和PVC热时产生的HCl气体和置换PVC分子链上不稳定的丙基氯原子的功能。
最新资讯
最新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