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9年,英国人S.Z.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 。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。1911年,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,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。1913年,德国人M.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,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,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,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。
废旧电缆利用方法
1.手工剥皮法:该法采用人工进行剥皮,效率低、成本高,而且工人的操作环境较差;
2.焚烧法:焚烧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,使废线缆的塑料皮燃烧,然后其中的铜,但产生的烟气污染极为严重,同时 ,在焚烧过程中铜线的表面严重氧化,降低了金属率,该法已经被各国严格禁止;
3.机械剥皮法:采用线缆剥皮机进行,该法仍需要人工操作,属半机械化,劳动强度大,效率低,而且只适用粗径线缆;
4.化学法:化学法废线缆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,一些 曾进行研究,我国在“八五”期间也进行过研究。该法有一个的缺点是产生的废液无法,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,故很少采用;
5.冷冻法:该法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,采用液氮制冷剂,使废线缆在极低的温度下变脆,然后经过破碎和震动,使塑料皮与铜线段分离,我国在“八五”期间也曾经立项研究,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本高,难以进行工业化的生产
黑龙江牡丹江矿缆裸电缆线 型号中 一个V后面的R,表示的是软线。比如BVR,BVVR,BVVRB。如果没有写“R”,证明电线是硬线(当然R系列的除外,刚才说过了,R系列没有硬线),比如BV,BVV,BVVB。硬线是指电线是由一根或多根较粗的铜线制成,由于它的单根线比较粗,因此摸起来就比较硬,不容易弯曲,容易定型;软线是指电线是由多根较细的铜线制成。举例来说:2.5mm(电线的平方指的是导体截面积,不包括绝缘层)的BV线,市面上有两种——单根直径为1.78mm的铜线或7根直径为0.68mm的铜线;而BVR线,则是由14根直径为0.14毫米的铜线制成。一个暗装接线盒放进墙内,把刚刚剪断的电线穿过接线盒。在接线盒内电线接头——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入一段新的电线。之后将墙面封起来,注意封的时候不要把接线盒盖住。墙面好之后,一个盖板对接线盒进行遮挡即可。这种方法对瓷砖墙壁更为适用,遮挡时不需要用水泥填充,点瓷砖胶,把接线盒固定好,把新瓷砖贴住就行了,以后使用的时候注意点。如果是油漆或壁纸的话,则可能需要重新抹腻子和找平、刷漆,工程量就比较大了。灵敏度其实指的是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。如果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低,则流过人体的漏电电流就大,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;而漏电保护器灵敏度过高,又会造成漏电保护器后级电路或电器,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微小对地分布漏电感应电流,酿成漏电保护器出现误动作现象,影响线路的供电质量。通常情况下,家用漏电保护器其灵敏度多在15~30mA范围内(原来该参数不可调,现在部分产品对此参数是可以设置的),用于某一分支线路或单独对一台家用电器(柜式空调、电冰柜等)所配置的漏电保护器,其灵敏度多设置为5~10mA较为适宜。
4.电缆产品用型 、额定电压和规格表示。其方法是在型 后再加上说明额定电压、芯数和标称截面积的。此外,还可按电流制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。按绝缘材料分1、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以油浸纸作绝缘的电力电缆。其应用历史长。